核心结论:  
股东是否发工资、交社保,取决于是否实际任职、社保是否已缴、公司盈利状况,而非股东身份本身。

场景1:股东在外有工作,已缴社保  
✅ 建议:  
- 创业公司可不发工资、不交社保。  
- 工资、社保已由原单位承担,无需重复缴纳。  

场景2:股东全职经营公司,无其他社保  
✅ 建议:  
- 必须发工资、交社保。  
- 工资可抵减企业所得税,社保可税前扣除,降低税负。  
- 未缴社保可能影响个人养老、医疗等权益。  

场景3:公司成立不足1年且未盈利  
✅ 建议:  
- 股东实际任职的,仍建议发工资(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)。  
- 工资可计入成本,减少应纳税所得额。  

场景4:股东工资发多少最划算?  
✅ 建议:  
- 月薪5000元~3万元区间最优:  
  - 5000元以下免税;  
  - 超过3万元税率高于分红个税,不划算。  
- 年终奖推荐:  
  - 3.6万元(税率3%);  
  - 14.4万元(税率10%)。  

场景5:股东不领工资、不交社保会怎样?  
⚠️ 风险:  
- 公司利润虚高,企业所得税增加(25%);  
- 利润再分红,股东需缴20%个税,综合税负最高达40%。  
- 长期不缴社保,影响个人社保权益。  

总结:3条实操口诀
1. “有外保,可不发”——已有社保,创业公司可不发工资。  
2. “全职干,必须缴”——全职经营必须发工资、交社保。  
3. “工资抵税,社保抵税”——合理发放工资、缴纳社保,可大幅降低税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