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结论:
股东按实缴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;法定代表人承担行政、刑事责任;监事(2024年7月1日后可取消)无实质责任。
一、股东责任:大小股东都一样,关键看“实缴”
1. 对内责任
按章程约定出资,保障公司正常运营。
2. 对外责任
完成实缴后,公司债务原则上与股东个人财产无关。
未实缴或抽逃出资:股东需在未缴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,债权人可追索。
划重点:
大小股东责任相同,实缴是免责的唯一通行证。
代持股权需谨慎,协议无法完全规避法律风险。
二、法定代表人责任:签字即担责
1. 民事责任
公司无法清偿债务时,法定代表人可能被限制高消费(如限乘高铁、购房受限)。
2. 刑事责任
若涉及虚开发票、偷逃税等违法行为,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。
建议:
大股东更适合担任法人,权责更匹配。
小股东做法人风险高,需谨慎。
三、监事:2024年7月1日后可取消
新《公司法》允许不设监事,仅保留股东会监督职能。
若保留监事岗位,监事不直接承担公司债务,但需监督公司合规运营。
四、常见问题速答
Q1:大股东未实缴,小股东已实缴,谁担责?
A:大股东在未缴范围内担责,小股东完成实缴即免责。
Q2:法人没钱还债,会执行个人财产吗?
A:一般仅限制高消费,不直接执行个人财产(除非存在财产混同)。
Q3:代持股权/法人如何降低风险?
A:签订协议+保留实缴凭证,但法律风险无法完全消除,建议避免代持。
总结:公司风险的“防火墙”
1. 股东:实缴出资是免责底线。
2. 法定代表人:签字需谨慎,避免刑事风险。
3. 监事:可取消,责任较轻。
经营公司,合规是底线,实缴是保障。建议提前规划股权架构,避免法律纠纷。